2004 年 10 月,一个意大利人,来到中美洲的 Trinidad 千里达(特立尼達),而此行目的,主要是为摄影师 Fredi Marcarini 的拍摄工作而探路;意大利人先参观完苦精酒厂 Angostura 后,便打算到 The Trinidad Rum Company 继续利程,殊不知到达 Southern Main Road 时才发现,眼前的这家国营朗姆酒厂已经关闭,然而这一次的“白行一趟”,却成为另一段传奇故事的开端。
这位意大利人名叫 Gian Luca Gargano,是意大利装瓶商 Velier S.p.A. 的老细。

1947 年,亦即是二战完结后的不久,Casimiro Chaix,一名曾在法国驻热那亚领事馆任职的法国人,在意大利北部的港口城市 Genoa / Genova 热那亚,开设了一家小型的葡萄酒和烈酒进口公司 Velier,得益于港口城市的优势,Velier 得以便利地进口各式酒品,并分销至意大利北部如米兰等大城市,这样的业务一直维持了三十多年之久。
直到 1983 年,这家传统小酒商终于迎来了改变,当时年仅 27 岁的 Luca Gargano 收购了 Velier 的部份股份,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之一;Luca 在加入以前,早已在意大利酒商巨人 Spirit S.p.a. 里担任 Marketing Director 的职位,甚至是当时的意大利总理 Silvio Berlusconi 贝卢斯科尼,亦曾向他招手,希望 Luca 能够在他旗下的电视台 Fininvest 任职。
但是, Luca 却选择了这家热那小酒商 – Velier。

自此以后,Velier 的业务发展一发不可收拾;1985 年,开始为顶级餐厅和酒吧提供顶级烈酒;1988 年,成为第一家进口智利、阿根廷、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南非等新世界产区葡萄酒的意大利公司;1991 年,开始为一些餐酒馆提供,和推广拉丁美洲地区如巴西的 Cachaça、墨西哥的 Mezcal、秘鲁和智利产 的 Pisco 等无色烈酒。
从 1992 年开始,Velier 加入 Independent Bottler 独立装瓶商的行列,并找到了苏格兰的 Signatory Vintage 加持,陆续装出了好几枝像是 Caol Ila 1974、Glendronach 1970 和 Glen Grant 1972 Dark side of the moon 等威士忌作品;而日后 Velier 最耍家的 Rum/Rhum 朗姆酒作品,据闻则要等到几年后,1996 年装出 Guyana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的 Demerara 1985 和 1991(笔者实在没法证实)。


1994 年,开始进口加勒比海朗姆酒到意大利;1999 年则成为古巴雪茄于意大利的第一家独立代理商;2002 年将苦艾酒 Absinthe 带到意大利市场,更因此与意大利政府展开一场法律角力;2003 年推出 Triple A 协议,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自然和传统方式制作葡萄酒的相关协议,日后更延伸至如意大利面、蕃茄酱、醋和油等日常意大利食品上面。
当然最有趣等转捩点,还是要到 2004 年的千里达之行!

据说当时 Luca 到达位于 Southern Main Road 的大门前时,还以为眼前这座有着铁皮屋外表的酒厂仍然运作(可能因为本来就很破旧),但可能是突然发现,怎么待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运作”的气息,于是当他看见一位在酒厂“里面”的女士时,便马上追问,一问之下才乍然发现,原来 2003 年政府决定关闭国有糖厂,因而令 Caroni 陷入无糖可用的困境,顿时停摆。
然而,也不知道是 Luca 的死心不息,还是从事酒业多年的商业嗅觉,他向女士提出了一个问题:“里面还有剩余的酒桶吗?”女士一听,便马上向他介绍酒厂的清算人 Rudy Moore;清算人 Rudy 带着 Luca 穿过铁皮搭建的酒厂和高高的草堆,来到一个巨大的仓库前,门打开的那一刻,几百桶陈酿中的木桶呈现眼前,最早期的桶子可以追溯至 1974 年。
停一下各位,刚刚这一段只是个杜撰出来的故事,杜撰者也正是LUCA本人。
实际上Caroni早在1990年代起就已经被英国的Bristol spirits装瓶商开始装瓶了,那个年代并不流行cask strength,因此英国人也大多加水稀释至40度装瓶上市,但即使是低酒精度,Caroni的香气也引起了人民足够的主意,其中一个被惊艳到的就是意大利人Luca。在那几年他一直在寻找如何买下更多Caroni酒桶的方法,终于在2000年初得知酒厂关闭之后,他感觉机会来了。
就在关停的第二年,原酒厂员工们被遣散回家后,这个狡猾的意大利人登上了飞往加勒比海的航班之后的收购的故事就如大家所知了。


Luca 这一刻应该就犹如寻获伟大宝藏的“加勒比海盗”,只是在现代社会商业世界,他马上向 Rudy 提出协商,并希望购买这大批桶子,直到同年的 12 月,意大利摄影师 Fredi Marcarini 来到千里达进行拍摄工作,并将首批的 Caroni 样本带回意大利,当然结果是美好的,Luca 马上决定将其装瓶,并使用 Fredi Marcarini 的摄影作品推出“Caroni”系列。
而这批桶子的数量,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有传是数百,亦有传是更多,但这堆 Caroni 的木桶,无疑已经把 Velier 带往更高的境界。

2006 年,Velier 希望打造出世界最好的农业朗姆酒系列“Rhum Rhum”,首批作品就找来了意大利的传奇蒸馏师 Vittorio Gianni Capovilla 合作,在瓜达拉哈拉 Guadalajara 海岸附近 Marie Galante 岛上,打造出一家与意大利本土 Capovilla 蒸馏厂相同生产标准的 Single Cane Rhum 朗姆酒蒸馏厂。
2009 年,成为 Edrington Group 和 William Grant & Sons 于意大利的独家进口商;2012 年,推出名为“Clairin”的海地 Haiti 朗姆酒系列,并推出 Gargano Classification 朗姆酒分类系统;2015 年,笔者最感兴趣的 Habitation Velier 系列面世,以以类似“单一麦芽威士忌”的方式,装出单一蒸馏厂的朗姆酒作品;2016 年,Velier 与法国酒商巨头 La Maison du Whisky 合组新公司 LM&V(笔者总觉得 LMDW 是看中了 Velier 手上的 Caroni 桶子,笑)。

然而与朗姆酒领域的成就相比,Velier 在威士忌作品方面的发展,就显得不那么的积极了,简单的在 Whiskybase 上面搜索了一下,有关于 Velier 的装瓶作品,却只有寥寥可数的 80 枝左右,当中大部分都来自苏格兰独立装瓶厂 Signatory Vintage,而且其中的作品,大多都比较“稳健”的以 abv 40-46% 左右装出,缺少了他们在朗姆酒世界里面的“激进”精神。
当然在这些作品之中,也不乏一下“高分”之作,像是 1998 年装出的 Caperdonich 1966,2017 年为了七十周年庆装出 Four Daughters 系列,里面的 Caol Ila 1982 和 Ben Nevis 1990,感觉都获得了不错的评价;而笔者则对同样是 Velier 七十周年庆,但来自 Vittorio Capovilla 蒸馏的作品 – Capovilla Beer Distillate 2008 特别感到兴趣。

这瓶 Capovilla Beer Distillate 2008,它没有标示做“威士忌 Whisk(e)y”,因此在 Whiskybase 上面也不存在它的资料,然而跟据描述,它就是以麦芽制作的精酿啤酒来做为蒸馏原料,2008 年蒸馏,2017 年装瓶,但从咖啡色的酒瓶也难是判断陈年的木桶,极端点甚至可以说有否经过“熟陈”,但如果一切按着规矩来的话,又是否会是一枝“Italian Malt Whisk(e)y”作品呢?

然而对于笔者来说,Velier 其实十分陌生,初次忘识这家装瓶商,还是因为它那个带点童心的 Logo,一个有点像是儿时游戏“井字过三关”的图案,相信亦是出自 Luca 手笔;而同样是意大利装瓶商,Velier 虽然没有如 Samaroli,Moon Import 等的文艺和诗意,但凭着 Luca 在加勒比海闯荡的故事,让人感觉 Velier 更像是多了几分童心和自由的“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