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年历史的Cadenhead,最关键人物是「好说话」的Ann Oliver女士


安·奥利弗(Ann Oliver)小姐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摇摆”与“迷幻”时代的传奇人物 – 至少在阿伯丁的酒类贸易江湖中是如此。 每当订单稀少时,商贩们就会直奔内泽基尔盖特街(Netherkirkgate)47号,因为在那里,奥利弗小姐经营着威廉·卡登黑德(William Cadenhead)有限公司。对于那些销售从威士忌酒桶到标签盒的推销员来说,她简直是“天赐的客户”——一个典型的“好说话”的买家。

Cadenhead公司亦同样如此,在过去的180多年里屹立不倒,这位神奇的女士——Miss Ann Oliver毫无疑问扮演了关键先生的角色。

1931年,时任Cadenhead公司的掌门人罗伯特·杜西(Robert Duthie),他是威廉·卡登黑德的侄子,在去银行的路上被一辆有轨电车撞到而身亡。由于杜西终身未婚,公司由他的两位姐妹继承。两姐妹仍希望保持公司的运营,不幸的是,她们对这一行业毫无了解,为此,她们将公司的日常管理交给了一位员工 – 安·奥利弗(Ann Oliver)。

Ann自1931年开始一直到1972年Cadenhead公司被银行委托方出售给J. & A. Mitchell and Co. 她本人被银行委托方说服而退休,实际管理了Cadenhead公司超过40年。

在此之前,先回顾一下整个Cadenhead公司的历史。

1842年,乔治·邓肯 (George Duncan) 在内泽基尔盖特(Netherkirkgate)47 号建立了自己的葡萄酒和威士忌酒厂代理生意,这个标志性的地址后来成为第一家 Cadenhead 商店。

他投资组合中的一家威士忌酒厂是亨特利 (Huntly),该酒厂于 19 世纪 60 年代关闭。他的生意在早年发展的红红火火,1852年,他雇用了他的妹夫威廉·卡登黑德 (William Cadenhead)。

虽然人们对邓肯知之甚少,但关于卡登黑德的记录却很多。

1859 年,邓肯因病去世,卡登黑德收购了这家公司,并迅速将商号名改为了自己的名字 – 「William Cadenhead Limited」 。他甚至娶了乔治·邓肯的遗孀,是的,先娶了他妹妹后娶了他的寡妻。
卡登黑德并不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酒商,但由于他曾在海外的一家纱线(Yarn)公司工作,具备出色的商业头脑。真正让他变得有名气的,也不是因为他在从事烈酒行业,而是他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
然而,他在写作时压根儿也不会想到威士忌。他最接近提到威士忌的一次是在他的最著名的诗歌之一《Kittybrewster》中:

Her dram was good, but O, her ale!
‘Twas it that did her credit,
Aboon a’ brewsts it bore the bell,
And ‘twas hersel’ that made it

译文:

她的酒很好,但是哦,她的艾尔酒!正是它为她赢得了荣誉,在酿造过程中它带来了荣誉,正是她自己成就了它。

在1886年阿伯丁葡萄酒与烈酒贸易的首届年度晚宴和舞会上,卡登黑德发表了一场演讲,透露出他及其他同行所处的时代氛围。苏格兰禁酒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为活跃,已经对社会产生了影响。

《阿伯丁晚报》记录了卡登黑德的发言,他说:“诋毁者将世界上所有的罪恶都归咎于我们。我相信如果他们能改写《圣经》,他们一定会说亚当是被一杯啤酒所引诱的……我们的反对者不会相信我们,但我们始终坚持的信念是:‘让我们的克制为世人所知’。”

卡登黑德在接下来的50年里继续从事酒类装瓶业务。虽然公司一直在销售少量单一麦芽威士忌和调和苏格兰威士忌,但真正的市场需求是朗姆酒,因为阿伯丁是一个繁忙的海港。

1904 年,卡登黑德去世,他活到了 86 岁,在当时已是相当惊人的寿命,但他的两个姐妹和三个兄弟比他活得更久,其中长兄彼得(Peter)甚至活到了 97 岁。

此后由他的侄子罗伯特·杜西(Robert Duthie)接管生意。

杜西出生于印度(其父亲是孟买苏格兰孤儿院的监督),小时候搬来阿伯丁。他性格内向低调,但在产品开发方面却有远见,使 Cadenhead’s 因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和德梅拉拉朗姆酒(Demerara Rum)而闻名。

杜西积极投放广告,阿伯丁的报纸是他的长期客户,但他不局限于印刷广告,还投放在公交车背面、剧院幕布以及音乐会节目单上。

公司的Slogan是:“经过测试,品质最佳”(By test the best)。

杜西创立了 Putachieside 和 The Heilanman 等高端威士忌品牌。他虽然低调,但在推动 Cadenhead’s 发展、使其从普通商行成长为知名品牌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1930年代,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给企业带来了冲击,1931年前文提到的那个不幸的时刻发生了,起因也正是杜西要去银行面见客户经理商讨借贷事宜。

自此安·奥利弗的时代开始了。

当时,Ann被描述成「性格古怪」,「拒绝顺应市场」,自1824年英女王颁布第一张威士忌蒸馏许可证开始,这一百二十年来所有的威士忌酒厂都在生产和推广调和式威士忌,并以40度或者43度装瓶。

但她和Cadenhead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所坚持的原则却从未动摇过:
“我们的理念是让客户获得最纯正的产品,直接从酒桶中装瓶,让他们自由决定加多少水。”

也有一个原因是:
“在过去的美好年代,酒厂就是酒厂,装瓶商就是装瓶商。”

大型酒厂专注于推广世界闻名的调和威士忌,而独立装瓶商则装瓶单桶桶强威士忌。如Cadenhead这般操作在市场上也并非主流,因此并没有引起任何大型酒厂的不悦。

当然了,现如今酒厂们想要掌控整个产业链,从蒸馏、装瓶到销售分销。
随着独立装瓶商在市场上的成功,大型酒厂也开始模仿推出限量版的单桶高强度威士忌。对于独立装瓶商,酒厂的态度似乎是:“谢谢你们为我们探路,现在你们可以回家了。”


除了为瑞士客户定制的“原创系列”(Original Collection)(因瑞士当地法规限制酒精含量),所有卡登黑德的威士忌均以单桶原酒、未加水稀释的形式装瓶。这种做法使得每一瓶酒都独一无二,与行业120年来致力于打造稳定一致的调和威士忌的潮流完全背道而驰。

Ann另一个「古怪」的商业操作是源源不断的大肆收购威士忌酒桶。经过数十年的采购,Cadenhead公司的仓库、保税仓、完税仓等等各处的每一个角落都堆满了酒桶、瓶子、装满标签的箱子。

她应该是非常厌恶做记录,导致仓库里所有的物品没有任何文件存档,购入商品的时间、金额等等一切都是空白。

1960年代末,Cadenhead在爱丁堡的皇家大道开设了第一件店铺,同时期,Cadenhead的「Tall」形式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开始装瓶,以无年份声明(NAS)的形式推出 Talisker 100英制proof(57.1% ABV)版本,而Springbank12年陈酿则以80和100英制proof装瓶。这些Springbank酒款是在酒厂与Cadenhead归属同一家公司(J. & A. Mitchell and Co.)之前,以酒厂授权许可的方式生产的。此外,还有一款相当罕见的Old Pulteney,同样无年份声明,但酒精度达到了85英制proof(46.7% ABV)。这一系列酒款呈现出无年份声明与带年份标识的混搭,也打破了“NAS是现代产物”的固有观念。


单一麦芽威士忌之所以令人欣赏,核心在于其风味的多样性、更高的酒精度以及独特的个性。这些特质自古以来就存在于酒商、杂货商、进口商以及私人家族的装瓶产品中。
官方的苏格兰威士忌叙述往往宣称,单一麦芽威士忌在1990年代才被“发现”。虽然在那个时代其市场人气确实迎来了爆炸式增长,但实际上,单一麦芽威士忌自古以来便一直独立存在,并被人们所欣赏。不要忘了,在威士忌发展的最初阶段,市场上唯一的产品就是单一麦芽威士忌。早在瓶装威士忌诞生的最初时期,就已出现过更高酒精度甚至原桶强度的麦芽威士忌。与此同时,无论是官方装瓶还是私人装瓶的麦芽威士忌,在19世纪80年代就已远销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留下了大量的历史证据。

我们认为,Cadenhead在1960年代初的装瓶选择则更具前瞻性,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单一麦芽威士忌文化正在萌芽,并主动迎合这一市场需求。装瓶策略在今天看来可谓是“极客向”——倾向于更高、更多样化的酒精度。Cadenhead的成功,在于推动了单一麦芽威士忌脱离调和威士忌体系,它的酒标设计与装瓶策略奠定了现代苏格兰独立装瓶市场的基本风格。

话题回到Cadenhead公司在爱丁堡的第一间店铺,彼时的「前瞻性」并没有带来生意上的兴隆,要知道那个时代格兰菲迪(Glenfiddich)也才第一次尝试推出单一麦芽威士忌。

时间到了1972年,Cadenhead公司的资不抵债情形达到了极致,银行委托方不得不以拍卖Cadenhead仓库资产的方式进行化债,实话实说,在拍卖会开始之前也没人知道这场拍卖会会变成一个传奇。
1972年10月3日和4日于伦敦,佳士得(Christie’s)拍卖行开始了这一场传奇拍卖。
在这本167页的拍卖目录中,藏品包括:五个猪头桶的麦卡伦(Macallan),最终售价为1,041.25英镑;十个邦琼桶的德梅拉拉朗姆酒(Demerara Rum),售价1,463.24英镑;以及两箱半1950年份的**拉图酒庄(Château Latour)**红酒,还有十个猪头桶 1967 年的 Glen Mhor、五个猪头桶 1965 年的 Rosebank 和两个猪头桶 1963 年的 Talisker,还有很多葡萄酒、朗姆酒和Gin。
没有一件拍品设置了底价,这场拍卖会后,Cadenhead不仅清除了债务,还额外盈利六位数英镑,打破了当时的拍卖纪录。
与此同时,在坎贝尔镇,有人注意到了拍卖场的这场风波。那个人正是 J&A Mitchell & Co. 的所有者赫德利·赖特(Hedley Wright),也是 Springbank 酒厂的掌门人。
当时,70 年代早期的玻璃瓶短缺是赖特收购 Cadenhead’s 的主要原因之一。前文说到Ann Oliver采购了很多的瓶子和未贴的标签,说的是空的玻璃瓶。赖特在竞标时明确要求必须包含这些玻璃瓶。然而,佳士得拍卖结束后,这些瓶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自此,在内泽基尔盖特街(Netherkirkgate)经营130年后,公司搬迁至坎贝尔镇,并在J. & A. Mitchell的管理下开始了进一步发展。

在易主后,威士忌成为 Cadenhead’s 更大的关注点。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该公司不仅在爱丁堡和伦敦开设了专门的 Cadenhead’s 商店,还在欧洲大陆开设了专卖店。它采用了母公司的理念,而正是这种理念让 Springbank 成为了如此成功的故事。

Cadenhead’s 的一切都是为了回馈社区并确保长期稳定。例如,在过去五年中,公司呈指数级增长,但几乎没有达到其可以销售的最大数量。考虑到威士忌行业的兴衰周期,Cadenhead’s 宁愿慢慢来,也不愿快速发展。

为了确保公司的未来,已故享年92岁的 Wright 确保 Cadenhead’s(以及 Springbank 和 Glengyle 酿酒厂)将在他去世后转入慈善信托的所有权。

他没有继承人,所以没有人可以留下公司,但作为坎贝尔敦最大的雇主,他不想危及公司的未来。因此,Cadenhead’s——再次没有直接继承人——最终将归坎贝尔敦人民所有。

RARE MALTS SELECTION 从无人问津到「液体黄金」

在最近一次的Whisky Auctioneer拍卖平台上,这一支Brora 1972的落槌价为12500英镑,按照拍卖场的费用策略和税费,这一支Brora大约折合29000新加坡元。远在1995年春季这支酒初发布时,售价仅为37英镑。整个Rare Malts Selection系列里,其他的瓶子可能不如Brora般传奇,但与初始的发售价比起来,增值数十倍起是普遍的事实。

1995 年,United Distiller公司(下文简写为DCL,后为帝亚吉欧所继承)推出了 Rare Malts Selection,是一款开创性的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系列,在塑造现代威士忌市场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限量版系列汇集了来自稀有及已关闭酒厂的佳酿,为威士忌爱好者提供了一次品味苏格兰威士忌传统的机会,展现了单一麦芽威士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文全面概述了Rare Malts Selection,从其起源、甄选过程到发行策略。我们将深入探讨促成其初期成功及最终衰退的因素,以及它在威士忌世界中的持久影响。此外,我们还将研究市场对稀有和已关闭酒厂瓶装威士忌需求的增长,以及Diageo的特别版(Special Releases)如何延续其展示独特和卓越威士忌的传统。无论您是资深收藏家,还是对苏格兰威士忌的历史感兴趣,本篇关于Rare Malts Selection的探索都将为您揭示单一麦芽市场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篇章。

回到1980年代,作为行业巨头的DCL公司关闭了一系列的威士忌蒸馏厂,Banff, Port Ellen, Convalmore, Coleburn, Brora, Hillside, Linlithgow, North Port, Glen Mhor等等,仓库中有大约600万桶威士忌散落在苏格兰各个地区的仓库内,这些滞销的资产另DCL公司苦恼不已。

彼时的IB商们,如Gordon&MacPhail,Cadenhead依然在按部就班的发布单桶桶强威士忌,除了英国市场,他们还在意大利积极的拓展生意。在Leith新兴起的SMWS同样开拓了一个单桶桶强的新玩法,而且几年的时间发展速度迅猛。这给了DCL一个很好的启发,推出Rare Malts Selection系列的想法开始显现,但在此之前,一个新的计划实施了。

1988年,DCL在Mike Collings的主导下推出了这个系列,包含了来自DCL集团内部认定为六个「支柱」酒厂的独立装瓶单一麦芽威士忌,这六个酒厂分别是:Cragganmore, Dalwhinnie, Glenkinchie, Lagavulin, Oban, and Talisker。

解释一下在产区一栏的两个分歧,West Highland和Isle of Skye,因高地地域广袤,Oban所处为西部海边,虽同为高地但气候、温度湿度等與Dalwhinnie大相径庭,因此加以说明是「西部高地」,而泰斯卡所处的斯凯岛,同为高地的一个岛屿。要知道,在SWA(苏格兰威士忌协会-政府组织)的条例里,“岛屿区”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产区,因此泰斯卡只标注「斯凯岛」。

遗憾的是,DCL或帝亚吉欧从来没有拥有过来自坎佩尔镇的酒厂,因此此产区不在此列。

时间来到了1995年,DCL发现库存中很多在橡木桶中熟成了20多年的Brora和Port Ellen,这些酒液早已有了惊为天人的神奇味道,若只是单单拿去做调和的原液,也可谓是暴殄天物。

与SMWS的模式类似,DCL同样推出了一个统一的包装,邀请了1964年设计英国铁路标志的Gerry Barney来做设计。同样的品牌LOGO,相似的瓶身形状和颜色,相似的酒标设计,只是在酒标上标识不同的酒厂名字和该酒年龄、酒精度等不同的参数。

调酒大师 Maureen Robinson会根据稀有程度以及达到一致且无与伦比的卓越标准来选择酒桶。

The Rare Malts Selection系列自1995年开始发布,2005年秋季在发布最后一个批次后结束,共发布了121支来自不同/相同酒厂不同年份和酒精度的传奇威士忌。

发布政策

最初,Rare Malts 系列是专门为全球免税市场推出的,但后来也开始在高端零售商店(Oddbins)销售。

在最初的发布政策(1995年)中,每年有两次发布,分别是春季(标记为1)和秋季(标记为2)。然而,在某些年份,似乎还有额外的中间发布,这些未在表格中单独标识,可能被归类为春季或秋季发布。

后来,这一政策被调整为每年仅发布一次。在这些年份中,季节标记被统一记录为1。

由于不同市场的发布时间可能有所不同,表格中列出的发布时间为英国的发布时间。

装瓶日期

自1997年以来,每款酒瓶上都增加了一个由小字标注的月份和年份,这是装瓶日期(BOTTLING DATE),但不一定与官方发布月份相同。例如,所有2004年的版本在英国官方发布于10月,但瓶身标注的装瓶日期为2004年4月。

装瓶实践

在早期,一些版本是按单个酒桶装瓶的,因此同一批次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酒精度(ABV%)。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1995/1 发布的 Brora 1972/22yo,该酒款以五种不同的酒精度(ABV%)发布。

这种做法是导致同一发布批次中酒精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后期,通常会将多个酒桶(至少十个)混合(vatted),以生产大约 5,000 瓶编号酒款,每个批次的上限可能超过 5,000 瓶,具体取决于参与混合的酒桶数量和类型。同一发布批次可能会包含多个这样的混合批次,这也是导致同一批次内酒精度不同的第二个原因。

已知最大规模的单次发布约为 12,000 瓶,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编号系统

每瓶酒都会按批次顺序编号。如果同一发布批次包含多个批次,则每个批次都有自己的编号序列。

然而,在首批发布的版本(1995年)中,瓶身并未带有序列号,而是使用了不同的标签,标注为“Limited bottling”。

自此之后,所有其他版本均标注为“Limited edition”。

通常,一个编号系列的最大范围在 5,000-6,000 之间,但在某些情况下,该系列可能会超过 12,000。这种情况下,酒款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带有“欧洲标签”(Euro label),另一部分带有“美国标签”(US label)。

瓶装规格

Rare Malts 采用了多种瓶装规格:

– **200ml**:用于两个五瓶装组合,分别发布于1995年和1996年。

– **700ml**:最常见的规格,适用于所有非北美市场。

– **750ml**:用于北美市场。

此外,一些750ml版本在不同时间被重新出口到欧洲市场。

请注意,瓶装规格并不唯一,意味着相同酒精度(ABV%)的同一版本可能会以不同的瓶装规格发布。例如,首批五瓶装组合(Box 1)和部分第二批(Box 2)就存在这种情况。

包装

通常使用深蓝色纸盒包装。

较早的盒子和瓶身标注“Produce of Scotland”,后来的版本改为“Produced and bottled in Scotland”。

自2002年发布以来,酒精度(ABV%)直接印在深蓝色盒子上的黄色区域内。

在此之前,ABV%信息要么印在盒子上的贴纸上,要么根本没有在盒子上标注。

某些版本的酒款发布时没有配备传统的深蓝色纸盒,在表格中,这些酒款标注为“None”,但有时可能只是我的盒子遗失了。如果确定是无包装版本,则用括号标注“(None)”。

特殊包装**

– 两款五瓶装组合(5×200ml)采用便携式纸盒包装。

– **木盒版本**(WOOD)在上方图表中,包装盒描述中有12款被归类为“木盒系列”:这些酒款本质上是普通版本的重新包装,由荷兰大型零售连锁店 Gall & Gall 负责。Gall & Gall 从 UDV 购买正常发布的 Rare Malts 版本,然后用精美的木盒重新包装。这些木盒版本仅适用于荷兰市场,主要在1998年和1999年制作,完全可能不会再次生产。

酒精度(ABV%)

酒精度(ABV%)通常为单个酒桶的原始酒精度,或者是混合(vatted)后计算出的平均酒精度。

ABV% 通常以标准的欧洲单位表示,但有时也会在括号内附加美国 Proof 单位。

版本计算标准

以下因素用于区分不同版本:

– 酒厂名称

– 蒸馏年份

– 酒龄

– 酒精度(ABV%)

– 瓶装规格

– 包装类型(纸盒或木盒)

– 标签版本(欧洲或美国)

典型印刷错误与不一致之处

– **Royal Lochnagar 1972/24**:瓶身标注1972年,纸盒标注1974年。

– **Millburn 1975/18**、**St. Magdalene 1970/23**等版本的某些ABV%标注有误。

– **Glendullan 1974/23**:在 Diageo 的官方指南中错误地标注为24年。

US Label 版本

某些版本带有“US Label”标记,其主要特征是同时显示 ABV% 和美国 Proof 值。这些版本通常没有纸盒,瓶装规格标注为750ml。

**已知 US Label 版本**(例如):

– Brora 1975/20 59.1%(118.2 Proof)

– Caol Ila 1975/20 61.12%(122.2 Proof)

– Dailuaine 1972/22 60.92%(121.8 Proof)

最终发布

(2005年秋季,英国/10月)

– **Glendullan 1978** 26年 56.6%

– **Glen Mhor 1977** 28年 51.9%

– **Linkwood 1974** 30年 54.9%

– **Millburn 1969** 35年 51.2%

此版本是 Rare Malts 系列的最终发布。

2016年上海的威士忌展会上,出现过三支号称RMS的瓶子,分别是Caol ila,Talisker,Lagavulin,都装瓶于2016年,我们相信这只是展会方面宣传的一个噱头,并非真实的RMS瓶装。因为这其中违反了一个RMS最重要的原则,即不装瓶六大「支柱」酒厂的任何一支,自然包含了Talisker和Lagavulin。

衰落

2005 年,维持Rare Malts Selection系列威士忌的多样性已成为一项挑战。早期RMS系列酒款中的 Caol Ila、Glen Ord 和 Clynelish 等酒厂通过官方酒厂标签的酒款而广受欢迎,导致这些酒厂从RMS系列酒款名单中被剔除。 

威士忌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导致了 Rare Malts 的衰落,因为收藏家和爱好者越来越想购买带有官方酒厂标签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即使在 2000 年代,许多 Rare Malts 瓶装威士忌也卖不出去,这意味着很难将这些 20 多年的威士忌的价格提高到 70 英镑以上。

市场对独特和陈年限量版原桶威士忌的需求依然很高,而帝亚吉欧(联合酿酒公司的继任者)则力图打造一系列新的酒厂标签单一麦芽威士忌,这些威士忌均取自陈年库存或能体现酒厂特色的不同寻常的表达方式。 

2001 年,帝亚吉欧首次推出特别版,包括两款 Talisker 和一款 Port Ellen 22 年,最初售价为 110 英镑,很快就销售一空。

在 2002 年的第二版特别版中,帝亚吉欧推出了 Talisker、Port Ellen、Brora,Lagavulin、Dalwhinnie 和 Oban,依旧受欢饮。因此帝亚吉欧的特别版将发展成为每年推出一系列限量版原桶威士忌,由著名和已关闭的酒厂组合。由于特别版系列大获成功,稀有麦芽威士忌精选系列便停产了。

复兴?

帝亚吉欧特别版威士忌的持续成功,加上威士忌界对「已消逝」的威士忌酒厂装瓶的热情日益高涨,重新激发了人们对稀有麦芽威士忌精选系列的兴趣。 

事实证明,特别发售的瓶装酒对于树立品牌声誉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帝亚吉欧许多酒厂的瓶装酒来说也非常有利,例如布罗拉 (Brora) 和波特艾伦 (Port Ellen) 这两家酒厂的瓶装酒在 2018 年之前每年都会出现在该系列中。 

变身为液体黄金

由于收藏家和投资者纷纷寻找这些独特的原桶强度威士忌的残存瓶装,所有 121 瓶稀有麦芽威士忌都变得越来越受追捧,真正的威士忌品饮者不要错过这些佳品。

大家可以在这里查看上方表格的完整版或者下载到你的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