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格兰杰 GlenMorangie 和高原骑士 Highland Park

格兰杰(GlenMorangie)最近在社交媒体的宣传广告创意是,把GlenMorangie的字母顺序变换一下,就变成了 a lemon ginger,一杯柠檬姜汁,很有趣。

今天我来介绍格兰杰的最基础的10年The Original,和12年的Lasanta,因为两支都属Glenmorangie的核心酒款(Core Range)。

The Original是Glenmorangie今天最基本的酒款,于波本桶中熟成十年;

而Lasanta则是于波本桶中熟成10年以后,再过桶于来自西班牙Jerez的Oloroso和PX两款雪莉桶中作两年接续熟成(Finish)。

从威士忌知识传授的角度来说,The Original可让入门者了解Glenmorangie这蒸馏厂的最基本风味,若是在单一酒厂的品酒会中(即是所有品酒会的选酒都是来自同一蒸馏厂),The Original应该是必须要有的款式之一。

如果在一个大包大揽式的品酒会中,要以Lasanta作为品饮酒款,可帮助讲授何谓过桶接续熟成,让参与者学多一个威士忌的关键词,是较好的选择。


再谈谈一支在“高地区”的酒:Highland Park 12yo。

根据SWA的产区界定,非艾雷岛的岛屿都是属于高地区的,所以位于奥克尼群岛(Orkney Islands)的“高原骑士”(Highland Park)也算属于高地的蒸馏厂。

我在很多场合也曾提过自己对HP的偏爱,并认为高原骑士 12yo是一支绝佳的选酒推介给希望进入苏格兰威士忌世界的朋友。

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这间蒸馏厂,从地理位置来说,高原骑士是全苏格兰最北端的威士忌蒸馏厂,所以它的温度普遍较苏格兰的其余地区为低,也因此处相对的恒常低温,令这环境很适合作威士忌长年熟成,以“低温熟成”(cool maturation)也是HP赖以成功的“五大房角石”(5 Keystones)之一。

Highland Park对传统相当坚持,其“五大房角石”可与它的“兄弟厂”(同属于爱丁顿Edrington集团),威士忌中的劳斯莱斯:麦卡伦(Macallan)的“六大基柱”(6 pillars)分庭抗礼。

它们分别是“手翻地板发麦”(hand-turned malt)、“甜香泥煤”(aromatic peat)、“低温熟成”(cool maturation)、“雪莉橡木桶”(sherry oak casks)与“谐和”(harmonisation)。

高原骑士约有20%的麦芽是在厂内以地板发麦的(floor malting),及后以奥克尼群岛的本土泥煤(Orcadian peat)去烘麦,烘熏出若35-40ppm的泥煤麦芽(peated malt),之外再将之与从高地区买来的麦芽混合来发酵和蒸馏。

由于Highland Park 所在岛屿的地理特性,作为“土地历史痕迹”的泥煤与苏格兰本土的有所不同,它们的品牌代言人Gerry Tosh认为正正是因为这种苔藓类的奥克尼泥煤,令高原骑士的威士忌与别不同。

我认为挑选HP的威士忌作入门选酒是非常明智的,麦香、花香、加上别树一格的泥煤香气,稳重韵长,兼平衡而有力,Highland Park 12yo是无可挑剔的好选择。

饮酒与身体健康

酒精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在本文中,我将从科学的角度来为你分析饮酒对我们身体健康到底有何种影响。

饮酒需理性

酒精能否影响身体健康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WoodCask.com威士忌社区是一个以威士忌谋生的媒体,可能不太了解我们的读者们此刻会很惊讶,因为本站对于“酒精对健康的影响”这个主题持批判的态度。

我们认为通过甜言蜜语让人们爱上威士忌从而肆无忌惮的去购买和毫无节制的饮用,是一件短视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想把威士忌社区当作一个长期的事业来做,所以我也非常期待我们的网站读者在他们90岁高龄的时候,依然在访问我们。

注意,对于当前文献中所转载内容之陈述的正确性,我不承担任何担保责任!

目的

我的目标是说服您少喝酒! 

如果要花同样多的钱,我们建议您以少量的优质威士忌代替大量的廉价酒精(勾兑香精的白酒,国产勾兑的罐装啤酒,廉价葡萄酒,廉价的兑入了香精的利口酒等)。 我相信你们在很多地方都听到过类似的话:知酒识酒,聪明的饮酒,理性的饮酒。又广东话有云,饮少点,饮好的。

关于健康

人类个体对于酒精的接受和反应程度是一件永无止境的未知探索领域,因此在本文后段所罗列的参考文献真的只是仅供参考。

如果一个人一直持续的饮酒,无论是啤酒、葡萄酒还是烈酒,那么他或者她至少应该定期去医生那里做一个健康检查,主要是在可能存在的医疗问题之外,要看一下是否有潜在的酒精成瘾的问题。

因此在这里我们还是要重申我们的观点:少喝酒!

如前文所述,偶尔小酌可以怡情,那么尽量选择高品质的威士忌。 但不要在那里喝起来没完,而是要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和节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是否可以在一个时间段之内把酒停掉?

爱喝酒的人会把这个例子挂在嘴边:“还记得女王的妈妈(Elizabeth Angela Marguerite)?她老人家尽管每天都喝一点杜松子酒(Gin,琴酒),然而人家活到了102岁!“

等会,如果把“尽管”二字拿掉,换成“因为”不也是可以的吗?在我们追逐如此之长而又忙碌的寿命之前,让我们先扪心自问一下,假如活不到这么久,是不是有什么原因?那么也许我们会做点什么来改变这个局面。

心脏病、中风和癌症是欧洲人民的头号死因。

与大幅减少的外部死因(天灾、战争、瘟疫)相比,今天人们死于身体的疾病是主因。我们生活得比以前更安全,而且寿命更长。然而,我们必须在某个时间死去,这就是事件的进程,我们不能改变它。

说到饮酒与健康方面,酒精在很大程度上可被视作神经毒素(神经毒)。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已经适应了以酒精作为营养来源。 肝脏会产生一种酶,有助于将酒精分解成有用的食物。 

我们可以以这种方式消耗多少酒精?

目前,专家们谈到男性每天喝少于70克酒精时对健康则无害; 对于女性来说,大约为男性的一半。 通过简化为1克= 1毫升,男人每天可以选择喝1.5升啤酒(酒精度5%),0.56升葡萄酒酒(酒精度12.5%)或175毫升(ml)威士忌(酒精度40%)。

注意!如果每天都按这个最大量来饮酒,那么你一定会沉沦在成瘾的状态里了。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它。

尽管欧洲人的酒精消费量数十年来一直在下降,但仍有许多人每天经常超过这一限制,即每天喝三瓶啤酒或半公升葡萄酒。 但是,到底晚上有几位威士忌鉴赏家喝掉四分之一瓶优质的威士忌呢? 几乎没有!

小酌怡情

如果你每晚只喝1-2杯威士忌(一杯约等于24毫升),如果你是一个威士忌鉴赏家,此时的高品质的威士忌更像是一个饮料。我直接建议你放弃葡萄酒或者啤酒,如果你渴了就直接喝水。

如果我们喝太多酒,酒精毒素就会变得过量,损害我们的身体。典型的酒精相关疾病包括肝病、神经系统疾病、脑萎缩、骨癌等等。“你难道不应该完全避免喝酒吗?”,“有可能避免这些疾病吗?”,这些论点往往是由反酗酒者和禁欲主义者提出的。但外表是骗人的,由 Pollmer 和 Warmuth 编制的研究表明,即使没有酒精摄入,由心脏病发作导致的死亡也会增加。

通常,最佳的选择是取一个中间值。 统计研究表明,小酌的人比完全戒酒的人患血管疾病(心脏病)的几率要低。

饮用哪种类型的酒精显然无关紧要。 传言常提及红酒是血管扩张剂,实际上,“清洗”血管,保护血管免受沉积物和预防心脏病的可能只是其中的酒精成分。 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讲,摄入的酒精量越高,一个人由于血管原因而死亡的频率就越低。

然而,喝太多的酒,其他疾病发病的几率也会增加。如果你想每天喝点酒,那么一开始先少一点,然后再慢慢加量。在前文提过,每天1-2杯(24ml-48ml)对你的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就最有帮助。

欧洲也真的有很多老太太,在百岁高龄之时依然偶尔小酌一杯波特甜酒,再想想伊丽莎白女王的妈妈(Elizabeth Angela Marguerite)不就是这样的老太太嘛。苏格兰人也常常说,每天喝点威士忌,人就会长生不老。

结语

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论据均有依可考。

然而对我们人类来说,一切皆有可能,有的重度酗酒者也可以活到百岁而终,亦有饮酒过量而导致英年早逝之人,尽管他们的至亲会因此而受到心灵的重创。

这也就是为什么作为威士忌的鉴赏家的我们,理性饮用威士忌会变的如此之重要,有节制的饮酒,避免堕入酒瘾的深渊。

引用文献:

Udo Pollmer, Susanne Warmuth: Lexikon der populären Ernährungsirrtümer

Holahan et al.: Late-Life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20-Year Mortality, Alcohol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Vol 34, No 11, 2010: PP 1961-1971.

Int. Herald Tribune, 18.04.2001: Heart Attack Survival – A Drink or 2 May Help

E.B. Rimm et al.: Moderate alcohol intake and lower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99/319/p.1523

R.L. Sacco et al.: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moderate alcohol consumption on ischemic strok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99/281/p.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