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苏格兰威士忌的英国皇家认证「Royal Warrant」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是威士忌的兴起与第一次的衰退期,伊莉莎白女王至今是单一麦芽威士忌席卷全球的时代。

英国人爱酒,皇室也不例外,有皇室认证的葡萄酒、香槟、琴酒等等的酒类供应商自然就有很多。

人类的历史持续在进步,酒类也是持续演进,在苏格兰威士忌发展到风起云涌的今天,不妨回过头去看看这一两百年来苏格兰威士忌与英国皇室的那些事。

英格兰亨利二世于1155年向韦弗公司颁发了第一份英国皇家特许状开始,至今(2020)皇家认证仍有效力的厂商约有700多家。

1840年皇家商人协会(Royal Tradesman’s Association)成立,并于1907年更名为皇家认证持有者协会(Royal Warrant Holders Association)。

并非所有皇室成员皆可以给予皇家认证,目前仅女王、爱丁顿公爵(配偶)、威尔斯亲王(继位人)有给予的权力。想要获得皇家认证的商家,目前必须提供他们的商品或服务给女王、爱丁顿公爵、威尔斯亲王家庭使用超过5年的时间,5年后商家即可以提出书面申请,经过皇家认证持有者协会的审核通过后,再送到拥有给予权的最后3位皇室成员批准。皇家认证也不是申请一次即永久有效,认证可每五年延续一次并严格监督品质,曾有供应商持有超过百年,但认证亦可随时被收回。

皇家柏克莱酒厂 Royal Brackla

Royal Brackla 21YO

1835年威廉四世(King William IV)给于柏克莱酒厂(Brackla) 皇家特许状,成为苏格兰第一个受到皇家认证的威士忌酒厂,也正因此,酒厂更名为:皇家柏克莱酒厂:Royal Brackla。5年后(1838年)维多利亚女王继续给予柏克莱的皇家认证,肯定其品质。

Glenury Royal

当时Glenury的老板Captain Robert Barclay Allardice ,与未登基前的国王威廉四世是好朋友,后来成功请求国王给予Glenury”Royal”后缀的权利,成为苏格兰第二家挂上Royal的威士忌酒厂,授权期间略晚于柏克莱酒厂。

Glenury酒厂所有权属于帝亚吉欧集团,酒厂虽然在1985年关停,但近年来帝亚吉欧发行过几版高年份的限量版,如图:

这家酒厂的主人算是个传奇人物,集剑桥大学毕业、拳击手、拿破仑战争退伍军人一身,曾经在20小时内走了100英里,最知名的一场赛事是在1000小时内行走了1000英里,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算是一项相当惊人的创举,看似知名、富有且拥有无穷的体力的人生胜利组,却在1854年被一匹马踢到头部后不幸去世,人生真的变化莫测,一代名人就此殒落。

皇家蓝勋 Royal Lochnagar

1848年 酒厂主人John Begg 邀请阿尔伯特亲王参观酒厂,没想到隔日在酒厂门口见到维多利亚女王、阿尔伯特亲王一家人一同出现,在女王品尝过 John Begg的酒款后Lochnagar Distillery很快的就获得皇家授权,成为第三家拥有”ROYAL”称号的威士忌酒厂。

时光来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国力最强盛的时代,日不落国的名号响彻世界,在位时一共发出2000多份的皇家授权。以历史的角度切入,维多利亚女王统治初期正是连续式蒸馏器兴起,威士忌从摇篮期走向茁壮时代,木桶熟成的观念也开始被重视; 

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饮酒的风潮正逐渐转变,从葡萄酒、白兰地、琴酒开始转变成威士忌,原因是法国出现根瘤蚜虫导致大片的葡萄园付之一炬,而苏格兰当地的蒸馏厂开始扩张以弥补市场需求的缺口;同时受原物料大麦的影响,威士忌产区化趋势变得明显(斯贝塞产区崛起);

1899年的“派替生危机”(Pattison Crisis)导致初兴盛的苏格兰威士忌转为沉潜,这时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刚好也进入尾声,换言之,维多利亚时代也刚好是威士忌兴起与第一次衰退的年代。

Hedges & Butler Blended Scotch Whisky

Hedges&Butler于1667年在伦敦成立以来一直都是酒类供应商,1837年首次获得维多利亚女王皇家认证。

Dewar’s

1893年左右 Dewar首次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的皇家认证,时至今日帝王集团仍拥有皇家认证。

在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品牌中,隶属于Dewar集团的Aberfeldy也继承了女王陛下的徽章,落在了瓶口处。

这也是除了Laphroaig拥有威尔士亲王徽章之外,唯一的一个拥有皇室勋章的单一麦芽威士忌。

Ballantine

1895年Ballantine获得维多利亚女王授予了皇家认证,全系列酒标也都有挂上皇家徽章标示。

Chivas Brothers

Chivas Brothers1843年获得维多利亚女王皇家认证

并在多年后推出多种含有”Royal”酒款系列

Royal Citation

Royal Glen Dee

Royal Strathythan

以及地球人很熟悉的Royal Salute 皇家礼炮

Black & White  

1898年 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获得维多利亚女王皇家认证 

相当平易近人的价格,有着良好的品质与名望 

Gilbey’s Spey Royal

乔治六世(George VI)授于Gilbey’s Spey Royal 皇家认证 (佐证资料很少)

这是近代苏格兰威士忌曙光再现的一刻,战争结束后经济渐渐复甦,政府对谷物的控制也逐渐松绑,迎接而来的是第2次的威士忌大爆发。

经历二战后的即位的伊莉莎白女王肩负着振兴英国的责任,新兴的蒸馏厂四处林立,威士忌产量与存量也来到历史天量形成了”威士忌湖”的时代;但接踵而来的石油禁运、美国经济萧条、国际烈酒竞争瓜分市场的情况下,俨然是威士忌的大萧条时期,但是单一麦芽威士忌的风潮却逐渐开始。

Ian Macleod

旗下Lang Whisky于1984年被伊丽莎白王太后授予皇家认证。

The Famous Grouse

1984年The Famous Grouse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皇家认证,现在The Famous Grouse依然保有皇家认证。

JUSTERINI&BROOKS LTD

JUSTERINI&BROOKS LTD是历史悠久的酒商。

乔治三世(King George III,1761年)以来,每一位英国君主都获得皇家认证,最早是皇家葡萄酒供应商,在威士忌方面也有一款知名的 J&B 调和威士忌。

Johnnie Walker Blue Label King George V Edition Blend Scotch Whisky

乔治五世于1934年给予Johnnie Walker皇家认证。

2015年发表Johnnie Walker Blue Label – King George V

这酒款仅选用来自乔治五世在位25年期间(1910-1936)的蒸馏厂所酿造的威士忌,以此纪念这份皇家荣耀。

Berry Bros & Rudd

皇家认证可以来自不只一位皇室成员授权,因此BBR的商标上可看到有女王徽章与查尔斯亲王徽章,BBR在威士忌圈的历史悠久、酒款水准向来都是高标准,拿两位皇家认证是实至名归。

自乔治三世以来Berry Bros.&Rudd 一直是英国皇室的官方葡萄酒供应商(1760年),爱德华七世于1903年授予该公司第一份皇家特许状,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1995年授予该公司皇室授权,威尔士亲王查尔斯于1998年授予该公司皇室授权。

Laphroaig

1994年威尔斯亲王参观Laphroaig酒厂并于同年获得皇家认证

酒厂后来发布Laphroaig 10 Year Old Royal Warrant 1994酒款

也是目前与前文提到的Aberfeldy一起成为唯二的还有皇家授权效力的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酒厂。

好酒者史上从未缺席过,皇室也不例外,但是说到苏格兰威士忌与英国皇室的关系,从历史上看也并不是那么的融洽。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注意到,拿到皇室认证的绝大部分都是调和式威士忌酒厂,而且大部分都坐落于伦敦。从历史上,英格兰与苏格兰从来都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苏格兰人对于来自于英格兰的英国皇室并不推崇,如同满清退位后,轮替的北洋政府在蒙、藏地区同样不受待见的道理是一样的。

本站在介绍格兰利威(Glenlivet)一文也曾介绍过,当英王把格兰利威选为他的最爱之后,格兰利威被苏格兰地区的人们一度认定为“叛徒”。

当然了在世界走到了今天的时候,皇家认证更多的是一种品质的保证,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的皇家认证酒款在身边随手可得。

觉得有兴趣的话,不妨买瓶皇家认证酒款享受一下皇家风味。

再来谈谈MMA-麦牙狂人竞赛「Malt Maniacs Awards」

大延期的 MMA 麦芽狂人奖项终于出炉了,虽然挂上了2020,但其实这一次的发表应该是2019/2020才是。由于疫情影响的关系,原本应该在三月公布的2019奖项延迟了半年多才面世。

关于2020的MMA评选和奖项

去年的奖项是先用价格区分为三个价格带,再各别选出类别最佳、最佳雪莉、最佳泥煤等奖项; 今年则是破天荒的先以地区分类,分为三个地区:

  • 苏格兰
  • 欧洲(苏格兰以外)
  • 世界其他

之后再选出四个奖项:

  • 分类大奖 Winner
  • 最佳雪莉 Best Sherried Whisky
  • 最佳泥煤 Best Peated Whisky
  • 最佳原桶 Best Natural Cask

奖项方式的更改也让许多一直关注MMA的威士忌爱好者有点感慨,过往完全以狂人盲饮分数为基准来决定奖项的MMA,现在竟也开始分出产区,似乎也开始往“通通有奖”靠拢… 不知道下次的MMA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MMA 2020獎項

华人之光的台湾威士忌今年拿到了三个奖,跟2019年的第16届MMA大赛的八面金牌比起来,组委会稍微有所收敛。Kavalan拿到了「世界其他」分类中的最佳雪莉桶和最佳原酒两个奖,而Omar也拿下了最佳泥煤奖。2019年令人吃惊的部分是因为除了8面金牌全由Kavalan包办之外,在分项奖项中,更拿下2个Supreme Winners、1个Best Natural Cask Award (Ultra Premium)以及4个Best Sherry Cask Awards (Premium)。细数金银铜牌总共164款酒款中,KVL共计17款,加上9款的OMAR,获奖率近16%,怪不得FB上的威友们沸腾讨论,当然也免不了的流言酸语。

我于2006年的第四届起开始关注MMA,看着它的盛极而衰(容后谈),想,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这个组织及竞赛,所以整理一些心得供大家分享。

一、麦芽狂人组织

说到MMA就必须从1997年成立的“麦芽狂人”谈起,或早2年的Malt Madness网站。“狂人”组织刚开始只是在网站上的小众讨论,也顺势发行了网路E-zine,在千禧年前后,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威士忌爱好者逐渐注意到这个网站,也建立起评分记录。等法国佬Serge Valentin在2001加入后,“狂人”的人数来到12位,涵盖了澳洲、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德国、印度、英国等,而且即便12人很具有“圆桌武士”的象征意义,不过组织仍持续扩大,并在2003年首度举办第一届的MMA。接下来的一、二年间,我们熟悉的几位威士忌名人陆续加入,譬如姚和成(K大)于2004年加入,Charles MacLean、Dave Broom和Martine Nouet则于2005年加入,等到2011年,“狂人”的总人数来到34位,分布在英国、加拿大、澳洲、美国、法国、德国、以色列、荷兰、义大利、瑞典、希腊、南非、比利时、瑞士、印度、新加坡和台湾等几个威士忌消费国和地区。

至于MMA竞赛,可能是最受瞩目的非营利性质类竞赛,最初的起源在于狂人们越来越无法忍受国际上的烈酒竞赛,因为大多数奖牌和奖项都是由威士忌行业的成员所颁发,竞赛结果成为成行销宣传材料,导致这些竞赛常胜军的风味并不完全符合消费者的喜好,所以立意将主导权拉回到消费者。当然,这群狂人再怎么狂,也知道举办大规模的民调普查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将评审留在组织内部,但严格限制评审不得从事威士忌相关行业,而且也不像其他竞赛举办颁奖典礼,而仅仅在网路上公告结果。

二、MMA竞赛

1. 参赛

MMA欢迎全球各地所有的参赛者,无论是蒸馏厂、装瓶商、酒专、酒吧、个人,只要愿意送酒皆来者不拒。最重要也是和其他烈酒竞赛最大的不同是,MMA不收取任何费用,参赛者只需送1瓶即可,不过运费、保险费和进口税金仍须由参赛者负担,而每个参赛团体或个人最多只能送出3款酒。

由于是业余团体,所以网站上找不到严谨的办法,不过在过去是每年五月开始,主办人透过信件及其他狂人发布邀请讯息,九月完成收酒并分装,十月寄送,评审收到样品之后,以一个月的时间品饮,再将评分提送给主办人,经统计整理之后,十二月公布。也因此每年到了十二月,全球的威士忌爱好者都翘首盼望奖项的公布,尤其是送酒参赛者,更是希望自己的酒款能飞上枝头作凤凰。当然,奖项公布后余波荡漾,近年来更有许多酒友针对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呈现百家争鸣、众声喧哗的气氛。

不过,这个行之有年的办法和时间点,在2017年因无人接手担任主办而延宕,甚至一度传出停办的消息,虽然最终还是有人挺身而出,但整个作业都因此而延迟,直到2018年3月初才公布奖项。便因为作业延宕,2018年的第十六届也跟着顺延,如果还有后续,猜想应该按照这个步伐继续前进。

2. 评审的组成

评审团在每年的四月组成,主办人以email探询所有狂人的意愿。成立初始的构想是由至少12位狂人自告奋勇的担任评审,不过每一届的评审人数多少有些变动,譬如在2010年原本有14位评审,但因为酒款多达262瓶,导致3位评审中途退出,同样的情事发生在2017年,1位评审退出由9位完成。会发生评审团不固定的原因,在于所有的狂人都有正职工作,不一定能腾出整整一个月或更长的空闲时间,而且在评审期间一旦发生任何意外变故,譬如感冒、生病等等,都可能被迫退出。另一方面,评审工作不仅无酬,还必须自行负担样品寄送费用,这笔费用依距离、国别而有所不同,加上进口关税可能超过500欧元,由此可知评审工作确实是做功德。

3. 评审

主办人完成收酒之后,将酒分装入50ml.的小瓶,标上编号,再邮寄给评审。所有的酒款名称只有主办人知道,编号上无任何有关酒龄、桶型的线索,不过主办人可依据桶型、有无泥煤给予评审建议品饮顺序,但评审仍可按自己的习惯来进行品饮,得等到交出评分之后才可取得酒款资料。

有关评分作业,在2016年的13届以前都采用平均方式来计算,虽然不断有异议,包括删除最高分和最低分,但一直不为所动。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每个人的感官不同、喜好不同,评分当然可能出现极大落差,站在尊重每一位评审的独特性的立场,不应该轻意抹去任何一个分数,除非评审自承在某段时间内身体有异而导致分数不准。但另一方面,平均分数很容易被某个特殊分数控制,举个极端例子,假若9位评审全给了90分,但一位70分,立即将平均拉下从金牌变为银牌,说公允也公允,却容易招致质疑,因此在2017年的第十五届有了重大变革,采用中位数法,也就是一半以上的评审都认同的分数作为奖项依据,2018年也采相同方法,未来是不是继续采用?我们就看下去。

作为麦芽狂人,必须有着随时接受考验的心理准备,因此上述盲饮的样品中,通常会插入一支不属于威士忌的酒款。猜错的狂人也不会被褫夺身份,只是分辨不出自己也会感觉脸上无光吧?

4. 奖项

从2011年开始,MMA不仅在网站上公告奖项资料,而且也提供每位评审的评分作成pdf档供酒友下载,这种完全透明的方式,也是其他烈酒竞赛远远不及之处。

最原始的奖项只有三种,分别为90分以上的金牌、85~89分的银牌,以及80~84分的铜牌,80分以下的酒款不会被公布,而后再依据酒款的类型颁给:

• Non-Plus-Ultra Award (本届最高分酒)

• Best Natural Cask Award (使用未处理过的橡木桶熟陈)

• Best Sherry Cask Award (使用雪莉桶熟陈)

• Best Cask Innovation Award (使用特殊橡木桶过桶或熟陈)

• Best Peated Malt Award (使用泥煤麦芽)

• Thumbs Up Award (当年度的新装瓶)

由于不同价位(酒龄正相关)的酒混在一起比较或有些不公,因此上面每一个奖项又依据酒款的价位,分别颁发给Daily Drams (低于60欧元)、Premium Whiskies(60~200欧元)以及Ultra Premium Whiskies (高于200欧元),如此一来,总共可能颁出18个奖项,但不一定颁足,而每一支酒也只能获颁其中之一。

以上分类在历届中并非固定,评审团经讨论后,可能会作些微的修改,譬如2016、2017年都取消Best Cask Innovation Award,但增加了一个相当于年度总冠军的Supreme Champion、Supreme Winner。

三、总结

MMA竞赛举办至今,持续坚持着盲饮和业余传统,完全不分产地、产区和酒龄,因而在酒友间博得“最公允”的美名。但十多年下来开始出现问题,包括:

1. 评审口味太好预测:我们必须了解,MMA的评审都有自己的日常工作,在短时间内须尝遍超过200款酒,有些评审甚至试过不止一次,试酒过程可说大量且密集。虽然分装样酒的主办人会依据桶型、有无泥煤等建议评  审试酒的顺序,不过通常还是口味较重的酒款能脱颖而出,导致历年来的金牌得主若非重雪莉便是重泥煤,又或者是重泥煤的雪莉桶,而需要花时间来专注体验的细致酒款,譬如小家碧玉型的波本桶,便被淹没在重口味之下。几届之后,这种趋势已被看破,导致参赛酒的风格也趋于一致,近年来奖项公布后几乎无法造成太多惊喜(老实说,我于2015年以后便不想再关注了)。

2. 收酒困难:便由于获奖酒款的风格太过一致,导致主办收酒困难,许多过去支持这项竞赛的酒厂已不再送酒。我们可以观察到,近年来的OB核心款逐年递减,多是让人眼花撩乱的IB或是酒厂为某些酒专、酒吧或甚至个人所作的特殊装瓶。2016年是个非常特殊的一年,一开始收酒很不顺利,而且几乎都是来自台湾,等酒收齐之后,台湾送出去的酒超过50%。当年评分90分以上的金牌破记录的颁发了11面,但仅有1款是来自酒厂的OB,至于众多银牌中,据私下得知,甚至还有台湾某人将自己购买的酒,送出一瓶参赛,堪称荒谬之至。

3. 商业模式入侵:比收酒困难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商业模式的入侵。便以台湾的Kavalan为例,自从在2013、14、15年连续取得1、2、3面金牌之后,2016年大举入侵,当年11面金牌中有6面是Kavalan,而铜牌以上的Kavalan也占据了23款。更恐怖的是,上面不是提到2016年台湾参赛的酒款超过50%吗?根据公布的评分表,可看得出来自台湾的酒就有49款,所以必须思考,为什么台湾的酒专、个人如此乐于参赛?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选酒的能力,而是一旦被评为金牌之后,身价立即水涨船高。MMA一向标榜非商业、纯业余且不收参赛费,所以参赛门槛极低,但也因此相对报酬极高,顶多损失一瓶酒和寄送费。只是这种被扭曲的结果完全违反了MMA的初衷,让MMA成为镀金的工具,也因此让麦芽狂人们十分头痛(2017年的Jury report中用了embarrassment这个字眼)。所以在狂人间也曾讨论是否该禁止酒专、个人的包桶,但2018年依旧没做规则,最主要的问题是如果少了这些酒,大概就办不起来了。无计可施下,就算限制每个参赛者的送酒数量,但穷则变、变则通,更换不同身分照样参赛,2018年的结果便是个好例子。

MMA以一介业余团体,借由网路无远弗至的力量,早已将威士忌的知识、风潮推广至全球各地,分属各地的麦芽狂人也早已成为地区、或甚至全球威世纪爱好者衷心信服的人物,其影响力远超过各酒商选派的品牌大使。可惜以上三大问题浮出之后,已不是端靠业余团体的一片热诚所能解决,事实上,好几位一路力挺的大老都纷纷退出评审。在这种情形下,个人以为MMA已完成阶段性目标,不如停办,否则尽管坚持着非营利、业余传统,但极可能沦为当初力抗的烈酒竞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