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人文/历史/地理/政治

噶玛兰KAVALAN好不好喝?|《酒徒之书》

“听说你对威士忌很有研究?” “是啊!”我很自负的回答。 “那么请问你喔,噶玛兰到底好不好喝?” 噶玛兰的威士忌好不好喝、值不值得购买?我会很骄傲的告诉海内外所有酒友,历经超过 10 年的努力,噶玛兰早已经跨入威士忌殿堂,成为全球酒友必须尝试的一种威士忌。 从事工程顾问工作二十多年的我,秉持低调个性,一直不愿张扬自己在威士忌上的兴趣,深怕被挂上“好酒贪杯”的不良名声。不过专栏文章一写 6 年,偶而还接受采访,加上推出一本砖头书《威士忌学》之后,很难继续隐姓埋名下去,也因此不时便会有同事、亲戚或友人问起一些奇怪的问题,其中最常被问到的就是“噶玛兰好不好喝?”或是“噶玛兰值不值得买?” “好不好”牵涉的是个人感官偏好,而“值不值”则属于价值判断,本来都没有我插嘴的余地,不过基于一丝专业的优越感,以及爱乡爱土的情怀,总是要稍稍端起架子、皱起眉头深思,询问一下对方平常嗜喝的酒款以及可能的口味趋向,然后给出大力推荐的专业意见。 其实对我而言,噶玛兰自从 2009 年装出“经典独奏”系列以来,酒质维持得相当有水准,尤其是近年装出的调和品项如“珍选”,如果很世俗的拿 CP 值做比较,其性价比远高过许多我们熟知的一线品牌,推荐起来毫不费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问题并不单纯,隐藏在背后的是对于“台湾也能做出威士忌?”的质疑,因为大众在威士忌风潮当道的今日,已经不断被洗脑,很先入为主的以为苏格兰威士忌才是威士忌的首选,也是踏入威士忌领域的唯一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噶玛兰获得数百面国际竞赛的奖牌加持,品牌的名声仍不如百年老店,而初入门的酒友面对琳琅满目的酒种,以及酒类行销口沫横飞的疯狂轰炸,免不了对本土酒款信心不足。 全球销售量最高的威士忌,你听过吗? 的确,苏格兰威士忌名震遐迩,全球爱酒人士提起威士忌,莫不推举苏格兰为最佳选择,对于高地、低地、斯贝赛、艾雷岛和坎贝尔镇等五大产区几乎都能朗朗上口,更逸兴遄飞的高捧“单一麦芽威士忌”为酒林至尊。此风吹袭下,总以为唯有使用麦芽、水和酵母菌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后注入橡木桶熟陈至少 3 年的酒类,才能称作威士忌。 不过酒友们或许不知,全球销售量最大的威士忌品牌是一款大家没听过、没看过、更不可能喝过的印度威士忌,称为“长官之选 Officer’s Choice”。而且更叫人惊讶的是,根据全球烈酒的销售统计,从 2014 年以来威士忌类的销售量 Officer’s Choice 一直高挂第一,接下来则分别是 McDowell’s、Imperial Blue、Royal Stag ……这些我们完全陌生的品牌全部都是印度威士忌,直到第五名才是我们熟悉的“约翰走路”,这是怎么一回事? 实际情况是,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印度,除了产量非常小的雅沐特、约翰保罗以及台湾尚未引进的 Rampur 蒸馏厂,采用的是我们熟知的方式来制作威士忌之外,其他所有的威士忌都是利用甘蔗制糖后,无法结晶的棕黑色黏稠状液体“糖蜜”为原料,加水稀释发酵,再蒸馏成接近无色无味的中性酒精,装瓶前加入添味剂或小部分的苏格兰麦芽威士忌。这种烈酒,虽然原料上接近兰姆酒,但其实只是中性烈酒的调和,但印度法规偏偏允许它称为威士忌,还给了一个特定名称“印度制外来烈酒”(Indian-made foreign liquor, IMFL)。 正因为名称易于混淆,苏格兰威士忌协会(Scotch Whisky Association, SWA) 曾在 2004 年向印度德里的高等法院提出告诉,禁止印度的威士忌业者 Golden Bottling Ltd. 使用 “Scot” 及 “Scotch” 等“地理标示”名称(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GI)。判决结果在 2006 […]

说说苏格兰威士忌的英国皇家认证「Royal Warrant」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是威士忌的兴起与第一次的衰退期,伊莉莎白女王至今是单一麦芽威士忌席卷全球的时代。 英国人爱酒,皇室也不例外,有皇室认证的葡萄酒、香槟、琴酒等等的酒类供应商自然就有很多。 人类的历史持续在进步,酒类也是持续演进,在苏格兰威士忌发展到风起云涌的今天,不妨回过头去看看这一两百年来苏格兰威士忌与英国皇室的那些事。 英格兰亨利二世于1155年向韦弗公司颁发了第一份英国皇家特许状开始,至今(2020)皇家认证仍有效力的厂商约有700多家。 1840年皇家商人协会(Royal Tradesman’s Association)成立,并于1907年更名为皇家认证持有者协会(Royal Warrant Holders Association)。 并非所有皇室成员皆可以给予皇家认证,目前仅女王、爱丁顿公爵(配偶)、威尔斯亲王(继位人)有给予的权力。想要获得皇家认证的商家,目前必须提供他们的商品或服务给女王、爱丁顿公爵、威尔斯亲王家庭使用超过5年的时间,5年后商家即可以提出书面申请,经过皇家认证持有者协会的审核通过后,再送到拥有给予权的最后3位皇室成员批准。皇家认证也不是申请一次即永久有效,认证可每五年延续一次并严格监督品质,曾有供应商持有超过百年,但认证亦可随时被收回。 皇家柏克莱酒厂 Royal Brackla 1835年威廉四世(King William IV)给于柏克莱酒厂(Brackla) 皇家特许状,成为苏格兰第一个受到皇家认证的威士忌酒厂,也正因此,酒厂更名为:皇家柏克莱酒厂:Royal Brackla。5年后(1838年)维多利亚女王继续给予柏克莱的皇家认证,肯定其品质。 Glenury Royal 当时Glenury的老板Captain Robert Barclay Allardice ,与未登基前的国王威廉四世是好朋友,后来成功请求国王给予Glenury”Royal”后缀的权利,成为苏格兰第二家挂上Royal的威士忌酒厂,授权期间略晚于柏克莱酒厂。 Glenury酒厂所有权属于帝亚吉欧集团,酒厂虽然在1985年关停,但近年来帝亚吉欧发行过几版高年份的限量版,如图: 这家酒厂的主人算是个传奇人物,集剑桥大学毕业、拳击手、拿破仑战争退伍军人一身,曾经在20小时内走了100英里,最知名的一场赛事是在1000小时内行走了1000英里,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算是一项相当惊人的创举,看似知名、富有且拥有无穷的体力的人生胜利组,却在1854年被一匹马踢到头部后不幸去世,人生真的变化莫测,一代名人就此殒落。 皇家蓝勋 Royal Lochnagar 1848年 酒厂主人John Begg 邀请阿尔伯特亲王参观酒厂,没想到隔日在酒厂门口见到维多利亚女王、阿尔伯特亲王一家人一同出现,在女王品尝过 John Begg的酒款后Lochnagar Distillery很快的就获得皇家授权,成为第三家拥有”ROYAL”称号的威士忌酒厂。 时光来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国力最强盛的时代,日不落国的名号响彻世界,在位时一共发出2000多份的皇家授权。以历史的角度切入,维多利亚女王统治初期正是连续式蒸馏器兴起,威士忌从摇篮期走向茁壮时代,木桶熟成的观念也开始被重视;  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饮酒的风潮正逐渐转变,从葡萄酒、白兰地、琴酒开始转变成威士忌,原因是法国出现根瘤蚜虫导致大片的葡萄园付之一炬,而苏格兰当地的蒸馏厂开始扩张以弥补市场需求的缺口;同时受原物料大麦的影响,威士忌产区化趋势变得明显(斯贝塞产区崛起); 1899年的“派替生危机”(Pattison Crisis)导致初兴盛的苏格兰威士忌转为沉潜,这时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刚好也进入尾声,换言之,维多利亚时代也刚好是威士忌兴起与第一次衰退的年代。 Hedges & Butler Blended Scotch Whisky Hedges&Butler于1667年在伦敦成立以来一直都是酒类供应商,1837年首次获得维多利亚女王皇家认证。 Dewar’s 1893年左右 Dewar首次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的皇家认证,时至今日帝王集团仍拥有皇家认证。 在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品牌中,隶属于Dewar集团的Aberfeldy也继承了女王陛下的徽章,落在了瓶口处。 这也是除了Laphroaig拥有威尔士亲王徽章之外,唯一的一个拥有皇室勋章的单一麦芽威士忌。 Ballant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