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WOODCASK編輯部

调和威士忌的后宫嫔妃们

文章作者:执杯大叔林一峰,文章发表于《Harper’s Bazaar Taiwan》 在威士忌的世界,“调和威士忌”绝对是摆平后宫嫔妃争斗、使各个威士忌和谐共处的厉害角色! 前阵子有一个女孩很有名,她叫做魏璎珞。 我并不认识她,不过随着每日短短时间浏览脸书,看着脸友们的分享,我得到几个关键字:延禧宫、富察傅恒、令妃、佘诗曼、莫兰迪色。而我猜想,后宫管理的KPI,应是“后宫的和谐是皇帝的至高福气”这个可能达不到的目标。 威士忌世界的后宫争斗 在观看宫廷剧中各种心机用尽的争宠斗艳,心思随着剧情起伏跌宕,转移了注意力,让人暂时忘却生活中那不如意的点滴,追剧成为生活的小确幸。 如果我们投射自己是主角──皇帝这个角色,后宫谁最得宠由他来决定。在思虑如何顾全大局后,决定谁是皇后、哪个个性讨喜的小宫女可以封个答应。对皇帝来说,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最和谐的状态,也是他的福气。 讲回到我这个威士忌老宅宅,同样在威士忌世界中,至高的福气就是让不同风格、各自千秋的不同威士忌处在和谐状态,就像是“调和威士忌”的奥义。 什么是“调和威士忌”? 那一桶桶安静地躺在酒窖中陈年的威士忌,可能会睡个12年、或是30年,有些是单一酒厂所生产的麦芽威士忌,然而非常大多数正在陈年的橡木桶,则是为了成为“调和威士忌”而存在。 调和威士忌的任务,除了在岁月中淬炼出属于自己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它们必须和那些来自其他酒厂、不同个性的威士忌,共同组合出更复杂、更美妙、以及和谐的调配风味。 (在新窗口打开)”>调和式威士忌的详细描述请移步–> 谁是调和威士忌的“伯乐”? 酒厂的首席调酒师就是调和威士忌的定调者。 他可能必须从几十万桶的橡木桶中,挑选出来调和该品牌调性的调和威士忌,这是个非常巨大的工程!并非努力就可以达成的一种工艺。除了努力出来的专业,天赋也是调酒师必需具备的。 我过去常用交响乐来形容调和威士忌。 首席调酒师就是那位指挥,他必须要非常理解每项乐器的特质、演奏人的风格以及其各自参与这首曲子的角色与呈现,运用自己领悟的美感,充份发挥乐谱上每个音符的力量,才能带领每位演奏家和奏出和谐却磅礴的交响乐曲。 “久藏深宫”的单一麦芽威士忌 在苏格兰威士忌产业中,有些威士忌酒厂就是专门生产单一麦芽威士忌做为品牌来行销,通常这样的威士忌就是我们寻常听到的品牌,如:Macallan麦卡伦、Glenfiddich格兰菲迪、Glenlivet格兰利威、Glenmorangie格兰杰……。 相反的,有些威士忌酒厂就是专门生产出作为调和威士忌品牌的基酒。因此,声名大噪的是调和品牌,而不是单一麦芽酒厂品牌,例如:我们都知道约翰走路Johnnie Walker,却不知道它的背后功臣是Linkwood林肯伍德酒厂、Clynelish克里尼利基酒厂……;我们都认识百龄坛,却不知道Glenburgie格兰伯吉酒厂…;我们都熟悉皇家礼炮,却不认识Strathisla史翠艾拉酒厂…。 在丰功伟业的皇帝背后,这些真正主宰后宫和谐的皇后、贵妃、嫔、贵人、常在等等,这些年,也慢慢的有人站上了台面,发光发亮起来!就像“魏璎珞”根本就是家喻户晓! 默默无闻却是后宫狠角色! 从历史发展来看,过去调和威士忌占了所有苏格兰生产威士忌95%的市场。虽然这些年单一麦芽威士忌风起云涌,但调和威士忌所占市场的比率仍高达90%。 以产业角度而言,过去正是这些默默无名威士忌酒厂,作为幕后英雄,支撑起调和威士忌品牌卖到全世界的优秀品质。随着时代的改变,也有越来越多人想尝试拥有不同“酒厂性格”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因此,那些藏在后宫深处的优质威士忌,也一家家面市! 一个真正的威士忌爱好者是不会有品牌迷思的!那些台面上风风光光的威士忌品牌,一定有它独到的价值。不过,也别小看那些你没听过的品牌!它们能在后宫藏得深,一旦粉墨登场,会不会是“藏在深宫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更值得我们关注啊!

威士忌基础课之 – 酒标上的秘密【贰】- 关于single malt/blended malt/single cask等等等等

单一麦芽威士忌 Single Malt Whisky Single Malt,所指的并不是单一一种麦芽,麦芽只是普通的农作物,要知道约翰家农场里的大麦发了芽,跟安德鲁家的农场里的大麦发了芽本质上并没有区别。这里的单一麦芽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在定义上是指完全由同一家蒸馏厂所制造的威士忌。在英文上如果叫做single distillery可能会更加确切吧! 2019年,苏格兰威士忌出口总额超过50亿英镑,这一年有超过10亿瓶苏格兰威士忌被运往海外。这些可观的销售额占苏格兰食品和饮料出口的70%,占英国食品和饮料出口的21%。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单独罗列,为大家详细介绍。 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 Single Malt Scotch Whisky 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英语:Single Malt Scotch Whisky)是指完全来自同一家苏格兰的蒸馏厂、完全以发芽大麦为原料所制造,并且在苏格兰境内以橡木桶熟成超过三年以上的威士忌。该注意的是,这定义并没限制同一个瓶子里的酒皆必须出自同一个橡木桶里面,事实上酒厂的调酒师常会根据需要,以自己酒厂里生产的不同酒桶(乃至于不同装桶年份的酒桶)里取出的威士忌混合调制再装瓶销售。瓶签上标示的年份是熟成时间最短的那桶威士忌的年份。  蒸馏厂经常会将自己厂里制造出的多余成品销售给一些独立的装瓶商(independent bottler),然后以装瓶商的自有品牌另行包装出售。在这种状况下虽然威士忌后半段的陈年工作可能是在装瓶商拥有的仓库里进行,而非在蒸馏厂原本的仓库里,但只要陈年时间能超过苏格兰政府公告的底限,仍符合单一麦芽威士忌的定义标准。目前苏格兰酒业协会已建议立法,限制苏格兰威士忌必须在苏格兰境内装瓶。  除了法国的干邑白兰地(Cognac)之外,在烈酒的领域里面,苏格兰威士忌是少数真正拥有明确产区分别的酒类。但与干邑不同的是,干邑白兰地的产区是在一连续的区域中划分不同的地带,但是苏格兰威士忌的产区却散布在大不列颠岛的北半与邻近离岛的广大区域上。鲜明的地形差异与气候特性,让各产区生产的单一麦芽威士忌,经常会拥有截然不同的风味表现。  产区的观念,最早是起源于税务上的需求,英国政府将整个苏格兰地区划分为不同的产区,授与不同的执照课征不同的税率。至于今日的产区观念则是延续自当时的分区概念,但在税法已经大幅修 正过后,产区的差异对于威士忌的征税已经不具有实际意义,反倒是各产区产品口味上的差异慢慢成为分别产区的理由。  根据最早的税法,苏格兰地区原则上被划分为四个区域:高地区(Highland)、低地区(Lowland)、岛屿区(Islands)与坎贝尔镇(Campbeltown)。其中,高地区与低地区的界线大体是沿着旧时的行政区边界来划分,由苏格兰西岸的克莱德河 (Clyde)河口开始,沿着泰河(Tay)东行,绕过格拉斯哥与登巴顿(Dumbarton)的北方后,在邓迪(Dundee)与珀斯 (Perth)附近抵达东岸。这条界线不单纯只是行政区的分界,事实上界线南北的地区拥有截然不同的地理特性,北方多山与石灰岩地形,南方则是肥沃的缓丘地带。  岛屿区原本是泛指苏格兰本岛之外的所有周边岛屿,但在其中位于西南角的艾雷岛(Isle of Islay)对于苏格兰威士忌来说拥有较为不同的特殊意义。 坎贝尔镇是个位于苏格兰西南端、狭长的金泰尔半岛(Mull of Kintyre)末端的城镇,在过去该城镇周围的地区曾一度矗立着多达30家的蒸馏厂,被称为“威士忌之城”,由于该区生产的威士忌口味上迥异于其 他地区且酒厂数量繁多,因此才会在税法上自成独立的一区。可惜好景不常,产业的过度膨胀再加上区内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以及后来调和式威士忌的崛起,全都造成坎贝尔镇威士忌的市场衰退。今天,坎贝尔镇的范围内只剩下三家蒸馏厂共四个品牌的威士忌生产,早已没有以往那样的重要性了。  今日的苏格兰威士忌产区划分,与过去的分法有些不同。除了上面提到已经式微的坎贝尔镇外,在原本的岛屿区里面,艾雷岛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产品口味逐渐被区隔为单独的区域,而其余的离岛则通常被视为高地区威士忌的范畴。但在高地区的中央地带,以斯佩河(Spey)为中心的肥沃平原区,在后期因为新酒厂陆续设立密度大增,俨然成为一个新兴的“威士忌之乡”而渐渐地被视为一个特别的产区,称为斯佩塞区(Speyside,意指斯佩河岸)。不过,因为斯佩塞区并不是正统的分区方式,并没有很明确的地理界线,但一般而言而言习惯上是把位于印威内斯(Inveness)与 亚伯丁(Aberdeen)之间,包括斯佩河与数条知名河川(例如利维河Livet)流域在内的区域划为此区。  各区产品特性  高地区 Highlands 高地区的地形起伏剧烈、气候凛冽,因此也塑造了个性较为 强烈的威士忌产品形象。然而,有鉴于该区包括的范围广大,区内的蒸馏厂分布零星,要想很明确的归纳出一个高地区威士忌的特色,其实不容易,某些位于西岸向风面或是非常北部海边的蒸馏厂,制造出来的威士忌口味特别浓烈厚 重。如果要说,质地确实,口味甘烈,带有一些泥炭熏香与海水盐味,可能是大部分高地型威士忌都有的特质。  由于高地区的范围实在太广,有些威士忌的酒评还会进一步将其划分为北高地(Northern Highlands)、西高地(Western Highlands)、东高地(Eastern Highlands)、中 地(Midlands)与独立的各岛屿,包括奥克尼群岛(Orkney Islands)、斯凯岛(Isle of Skye)、穆尔岛(Isle of Mull)、朱拉岛(Isle of Jura)与爱伦岛(Isle of Arran)。在这样进一步细分之后,各次分区境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