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冠病毒疫情的缘故,我在遥远的南洋已然呆过了八个月有余,年初时在闲暇之余想写一些威士忌的文章,公司的技术同仁们仿佛有魔法般迅速帮我搭起了一个网站,名曰:WoodCask威士忌社区。
这半年多以来,回看这个网站,已然有了近百篇文章,数万张图片。也很惊奇的发现通过威士忌,跟身边的朋友们有了更多可交流的话题。几年前偶然的机会在咖啡馆结识了好友迪弟,因为威士忌的缘故更是有知己的味道,每次回京小聚,必然是找酒出来倒,拿酒下话道四三,无比乐哉!
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网站,我下载了抖音、小红书,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从这些平台上很容易发现已经有很多威士忌相关人士进驻,但我发现,喝威士忌的人极少,卖酒的才是绝大多数。以至于有微信公众号粉丝直接喊:你真的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不卖酒的公众号!
古诗虽有云: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做生意逐利并无不妥之处,自己不喝酒但只捣腾酒中间赚差价也无可厚非,毕竟人不喝石油也能投资能源股,没什么奇怪的。但是,卖假酒就不同了。
近期在小红书上看到一款蓝底黑字而且是汉字酒标的威士忌经常被一些大号推荐,此酒标上无酒厂名字,无成立年限,无品牌描述,无产品特色介绍,反之是一些假大空的中英混杂的奇怪语言。酒标上有一个企业名,经查也只是注册在英国的一间皮包公司而已。另外,无论是Google,百度,whiskybase,whiskyauction,均无任何此酒的任何介绍。售价却高于很多苏格兰12年威士忌,常喝此酒的人的结局应该也能想象得到,掏空了钱包喝废了肝,最后遗憾无穷。
在威士忌投资领域经常会读到一些畅销书,如「威士忌投资圣经,获利600%」云云,看了会让人热血沸腾。
其实600%这数字应该是根据rare whisky101自2008~2019年的二级市场拍卖结果统计,取了101只网站认为各家酒厂具代表性的威士忌,来看价格趋势。这十年来2008-2018,平稳上涨了600%。直到去年中美贸易大战,威士忌的价格才些微回落。
所谓获利,是指“卖价-买价-仓储成本-运输成本-税金-佣金=利润”。因为你的买入卖出价格不等于拍卖市场的价格,再扣除损耗支出,现实上一般人很难真正获利600%。另外威士忌没有很好的个人藏家交流和售卖平台,很占地方又重,也没股利分红,且不论投资获利率,没卖出去的都不算真正的获利。
还有个重点是:投资标的和买入时间。
这十年来,威士忌价格以一个非常平稳上涨的走势,基本上没有大幅度的回档。所以说在十年前买入跟五年前买入的价格绝对有落差,除非是路上捡来的。这五年来只有麦卡伦的edition 1, 跟山崎部分品项有这样的暴利。
以往包噶玛兰送MMA比赛还有些利润,但随着得奖太多,市场承受太多量后,许多包桶送比赛都赔钱。包桶商在取得大酒厂货源不易,取货成本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利润也是下滑。
早期在包装盒和酒标上弄个艺妓就能大卖,现在漫画、美女、汉字、猫狗、连春宫图都上去了,消费者对于酒标的刺激也逐渐钝化。在酒业这行,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
后来者想要在威士忌上获得暴利的机会几乎没有,除非拿桶Brora或Port ellen过过水楢桶试试。
在众多花样百出后,最终还是会回到投资收藏的基本原则:稀有性跟故事性,一只酒值得多少的关注,是需要时间来验证。
如果没能力分辨故事的真实性,你只是帮忙别人获利600%的好人。牺牲自己成就别人。
如果说不喝威士忌只把威士忌当做投资,真的够粗暴简单。如果你的投资物你自己都无感,我认为你的结局很难有什么精彩的期待。
除了岁月以外,人类还用一些事物纪录了生活的轨迹。
我有时会在酒柜前矗立许久,倒上一杯后细数酒架上的每一瓶威士忌,我购买的每一支威士忌都会记得购买时间、购买的地点、价格,与这支酒有故事的人,和当时购买时的心情。有些时光过的太匆忙,太平淡,要靠着这些回忆才能填补些许。在钱之外,酒的故事就是是我所爱的威士忌的本质,做文章是理清了思绪,写给自己看。
投资威士忌扣除掉利润之外,还多了一些不值钱的收获,是需要付出真心来博,情感去换。
文章大部分内容引据台湾著名的威士忌达人:威士忌小学堂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