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WOODCASK編輯部

“两大主菜、两种调味料”,带你进入威士忌世界

对许多人来说,威士忌像是一座被高墙围着的秘密花园。总听闻墙内的风景是如何的美丽,但真想要亲自去一窥堂奥之时,往往却惧怕于去攀爬那自己内心筑起的高墙。 “那个酒精度太高,太辣太呛”、“那个好贵我穷人家喝不起”、“我味觉没你们那么好喝不懂啦!”黑老板听过无数被挡在墙外的理由,大多数人经黑老板引导入园后,得以一嗅园中芬芳、甚至从此流连忘返。 威士忌,其实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以亲近。这里就跟大家聊聊如何开始你的威士忌旅程吧! 威士忌种类那么多,到底要先喝哪一个? “万事起头难”这句俗语可真一点也不假。当一个全然无知的新手要选择人生的第一支威士忌时,看着琳琅满目的品牌,描述风味上,每只都被形容得像是琼浆玉液、天仙玉露一般;讲历史特色,每间酒厂都彷佛伟大到该颁给他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再论得奖纪录,随便都是 5 面、10 面金牌起跳,连拿 13 道金牌岳飞好像也都只是平均水准。 在这每个品牌都高声呐喊着“喝我!喝我!”的年代,新手若没人带领,选择困难症要不发作都难。 其实想开始认识并选择威士忌,第一步该认识的既非品牌、也不是什么得奖纪录、名人推荐,反而是回归最基本的──风味。 坊间的一般品酒会或是书本,在针对威士忌风味的介绍时,往往都是用五(六)大产区作为区分,告诉你:“高地区的酒,风味如同其山势般的厚实与强劲;低地区则因独特的 3 次蒸馏而有着清新淡雅的风味;岛屿区海风终年吹拂,使得酒里被吹入了海水的咸味;斯贝赛区的威士忌充满花香与果香,是一般人的最爱;最后则是威士忌迷的圣地──艾雷岛,那招牌的泥煤味可是让老饕们爱不释口!” 先不管这段话里那些错误,但听起来很美的商业语言 (日后会一一帮大家破解这些流言),其实在现代用单纯用产区来当作风味的指标已经不合时宜。 6、70 年前,那时资讯不发达、交通相对不方便、酒厂也还不是被跨国大集团经营,当时的威士忌还比较偏向于“地酒”的模式:附近有什么原料就用什么、附近什么味道流行好卖就做什么。因此,当时的地区风味确实是有着明显的差异。 但到了全球化的现代,酒厂大多为集团所持有,酒厂要生产什么风味的酒也多了集团的需求分配、世界各大市场喜好……等等商业考量。许多与所属产区风味大相迳庭的产品,也因市场的需求而诞生。例如,泥煤味因近来大众接受度大大提升,再加上其风味与比赛上的一些优势,各产区都有许多酒厂推出泥煤风味的威士忌。其他还有诸多反例,所以黑老板一向不喜欢用产区来跟大家介绍风味,取而代之的是我自己的“两大主菜与两种调味料”的介绍法。 今晚,你想吃哪一道? 构成苏格兰威士忌这套“大餐”的第一道主菜是──“波本桶风味”,这是使用曾经装过美国波本(Bourbon)威士忌的木桶来熟成后会得到的风味。 具体来说,一般都会有香草、奶油、椰子、坚果等相对轻盈的味道,可以想像成是清炖鸡汤面那样的料理。如果你想要在坊间的酒款里找到波本桶威士忌的代表,你可以试试格兰杰经典十年 (Glenmorangie Classic 10yo)、或者台湾南投酒厂的 OMAR 波本花香,这些都是很经典也不贵的好选择。 而另一道主菜,则是像红烧牛肉面那样比较深沉厚重──“雪莉桶风味”。 雪莉酒是产于西班牙的加烈型葡萄酒,使用装过雪莉酒的桶子会赋予威士忌如巧克力、葡萄干、龙眼干、甚至是肉桂等比较深沉的香气。坊间常见的雪莉桶代表有格兰多纳 15 年 (GlenDronach 15yo)、亚伯乐首选原桶 (Aberlour a’bunadh;注意这只酒精度超高!可加水饮用或改成同品牌的12年)。 调味料的部分,第一种是威士忌里的麻辣风味──“泥煤味”。 泥煤味是在烘干麦芽这步骤时,如果选用泥煤作为燃烧的原料,就会出现的味道。 这强烈到不行的风味最贴切的形容就是征露丸、碘酒、医院的那种味道,很多时候还会伴随着烟熏或是海风咸味。而黑老板之所以会用料理的麻辣风味来比喻,就是因为泥煤味跟麻辣一样:无法接受的连一丁点都沾不了,但喜爱的人若少了它,可是会觉得怎样都少了一味啊!除此之外,泥煤味也跟辣味一样是可以加在各种主菜里的,不论是刚刚介绍的波本桶或雪莉桶风味,都可以额外添加入泥煤味来营造不同的变化。而好的泥煤威士忌,我会大力推荐乐加维林 16 年 (Lagavulin 16yo)与拉佛格 10 年 (Laphroaig 10yo),不过还是建议大家真的试过能接受再买喔! 第二种调味料则是称为“风味桶”。 因为除了两大主菜的风味之外,还有许多装过不同酒类的木桶都能拿来进行调味。如兰姆桶(Rum)、葡萄酒桶(Wine)、甚至是之前南投推出的荔枝、柳丁、梅子等特殊风味桶。这些桶子都能在原始的架构之下赋予威士忌额外的味道,是一个万国香料的概念。而这些过桶大多会写在酒标上,所以你也比较能想像该只酒款的风味。 在你把两大主菜+两种调味料都试过后,你就能初步的理解自己的喜好是偏波本还是雪莉?是否能接受泥煤?有没有哪种风味桶深得你心?90% 以上的苏格兰威士忌就是由这些风味组合而成,而这初步理解便可成为你日后选酒的依据。 “我虽然找到自己的喜好,但不是每支酒款都有在包装上标示是属于哪种桶型,或者有没有泥煤味耶!这时候怎么办?” 不用担心,这时候就拿起你的手机,搜寻你有兴趣的酒款名称,你能很轻易地找到它官方网站的品饮笔记,或是诸多资深品饮者的品饮笔记分享。 还记得我前面提到的,每种元素的代表风味吗? 这些代表风味很常会出现在各个品饮笔记上面。例如当你搜寻亚伯乐首选原桶,官方网站的笔记就有出现黑巧克力、干果等字眼,而你就能大胆地去推测这只是偏向雪莉桶风味的威士忌。 […]

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Life’s short, enjoy it.

我曾经有一个梦想,现在这个梦想还在,就是做个可爱的酒鬼,做个有趣的人。很多时候,我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常常提醒自己,是时候小酌一杯了。于是,家里总是备着酒,办公室里也有存货,威士忌、金酒、白兰地、伏特加,总之你想在我家喝杯水,不大可能,因为我难免会在里面掺点其他的。丘吉尔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水不适合饮用。为了让它变得美味,我们需要加点威士忌。通过不懈努力,我终于学会了喜欢这种饮料。」 相对于别的种类,威士忌算是我的最爱,一只玻璃杯,倒上两三公分的或金黄或琥珀色的液体,漫过杯底,浸润着杯中的冰块,静候几分钟,感受到逐渐散开的焦糖、花香、麦芽、香草等气息萦绕于杯中,一饮而下,让清冽的液体瞬间在喉头温热起来,口中弥漫的是海风、泥煤、烟熏、皮革、果脯、蜂蜜、奶油等等各种优雅顺滑的滋味。 前段时间,陈小姐要出远门,临行前夜她送了我一支酒版,是百龄坛(Ballantine)特醇,我惊喜地望着她,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世间总是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我拥有的第一支威士忌正是百龄坛特醇,一款调和型苏格兰威士忌(Blended Malt Whisky),是这款酒引着我入门,开始了探索威士忌的世界。 在威士忌的世界里,苏格兰拥有着如同圣城耶路撒冷的地位,因为威士忌 Whisky 这个词出自古苏格兰语 uisge beatha 有着生命之水的意思,不过,似乎在欧洲,凡是烈酒多多少少都这样赞颂自己,白兰地、伏特加无不如是,大约他们是觉得把自己蒸馏出了灵魂吧。 几乎每一个爱好苏格兰威士忌的人都常常会说一个词——泥煤味,这恐怕是苏格兰威士忌最大的特色。在威士忌酿造的过程中,待麦芽萌发到一定程度之后,用一种特殊的泥炭将其烘干,泥煤的味道便留存下来出现在了酒里。因为是蒸馏酒,因此刚酿出来的酒液纯白透明,和伏特加、白朗姆酒类似,仅仅多了一些泥煤味,此时,将酒液存放于橡木桶中,等待陈熟,苏格兰威士忌所特有的色泽和香味就是这么来的。 喝过百龄坛,我开始喜欢上了另一款苏格兰威士忌还——尊尼获加(Johnnie Walker,约翰走路),尊尼获加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威士忌品牌之一,出品了许多优秀的威士忌,名字有趣,都叫什么红方黑方绿方金方蓝方的。据传古龙老爷子在成名之前喝不起白兰地,每次拿到稿费,第一件事就是采购一大堆尊尼获加黑方(Johnnie Walker Black Label)回家畅饮,而村上村树在《海边的卡夫卡》里,直接给角色命名尊尼沃克;丘吉尔爱好红方(Johnnie Walker Red Label),喝的时候习惯加点苏打水;美剧《广告狂人》中,唐·德雷柏在产室门口等待消息时,身旁和他同样在等待自己妻子消息的一名狱警,拿出一瓶红方与他分享,男人间的默契就在一杯威士忌里诞生。 很多时候,尊尼获加就是品质的保证,想补充点酒精,又不知道喝什么的时候,选它绝对不会错,红方风味层次简单,保留了苏格兰威士忌最基本的的特色,才不到一百块一瓶,黑方贵一点又更有深度,口感顺滑,泥煤味迷人,混入一勺水,风味更佳。如果到了金方、蓝方,那就能领略到世界上最美味的调和威士忌风格。 虽然常常说起威士忌我们会想到苏格兰,但威士忌并非苏格兰独享,爱尔兰、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都出产着优质的威士忌。 相传,最早的威士忌就诞生在古爱尔兰,爱尔兰人甚至说威士忌不应该叫 Whisky,而是 Whiskey。相较于苏格兰威士忌,爱尔兰威士忌温和得多,他们不好苏格兰那口泥煤味,用的是煤炭来烘烤麦芽,所用原料也是五谷丰登的感觉,除了常用的大麦小麦与黑麦,他们甚至还用燕麦,所以爱尔兰威士忌常常清爽柔和,极易入口,温和得像个小姑娘。 而到了美国,虽然也把威士忌叫做 Whiskey,但是风格却天壤之别。那会儿美国玉米产量过剩,尤其是在肯塔基州,给牲畜当饲料还有剩余,多亏了爱尔兰移民,他们以玉米为原料,和大麦、小麦、黑麦一起发酵,加入一些去除了酒精的啤酒,经过蒸馏之后再在波本桶中熟成,便成了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ey)。有传说,波本威士忌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法国波旁王朝(Maison de Bourbon),但实际上也只是因为波本威士忌产自肯塔基州的波旁郡(Bourbon)。 波本威士忌可以说是威士忌中的硬汉,相较于苏格兰威士忌,更加奔放更加甜美,更加厚重的香草气息和酒精的刺激,就连欧美文学也是这么比喻,苏格兰威士忌(Scotch)属于绅士,硬汉只喝波本(Bourbon)。著名的詹姆斯·邦德在初登荧幕时,身边出现的就是波本威士忌占边(Jim Beam),而在《雷霆谷》更是说占边是波本威士忌的代表:The bourbon is Jim Beam. 或许,正是这种洋溢的男子气息,村上春树在《1973 年的弹子球》里,写他少年时开翻译事务所,「除了房子押金之外,只买了三张钢制办公桌,十几本字典、电话和半打波本威士忌。」 我最爱的一款鸡尾酒——威士忌酸(Whiskey Sour)就是用波本威士忌做基酒调的,一些青柠汁,一些砂糖,一些波本威士忌,酸甜清亮的口感,连喝三杯仍能笑谈人生。在熟悉的酒吧,都不用说,调酒师自然就会送上。 值得注意的是,与苏格兰威士忌的生产规定使用「二手橡木桶」的不同,美国的波本威士忌规定必须使用全新橡木桶进行陈熟,这些橡木桶大多以 90 岁树龄以上的美国白橡木制作,并经过特殊的烘烤手法加工。有趣的是,美国法律规定用过一次的波本橡木桶不能再次用来陈熟波本威士忌,所以这些二手橡木桶最好的去处就是苏格兰。 除了波本威士忌,在肯塔基州的南面,位于田纳西州的林奇堡就出产着世界上最著名的美国威士忌,当然也是国内最烂大街的一款洋酒——杰克丹尼(Jack Daniels),这是一款田纳西威士忌(Tennessee Whiskey),我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第一次接触威士忌就是它,琥珀色深重,张扬的​焦糖与甘草气息。兑可乐,兑冰红茶,在 KTV 中这些喝法就是最常见的存在。 在田纳西威士忌酿制过程中,蒸馏之后原本直接送进橡木桶陈熟的酒液被送到糖枫木炭前逐滴过滤,这样的处理使得酒液中粗涩的口感被去除,留下的是细腻和烟熏般的香甜,相当劲道。 我们一路向北走,到了加拿大,他们产的威士忌和爱尔兰威士忌有些类似,但是以玉米为主原料,几乎清一色的温和婉约,柔顺无比。在《广告狂人》所描绘的六十年代,当时的美国人都认为加拿大威士忌比美国的更好,像唐·德雷栢桌上就常常放着一瓶加拿大俱乐部(Canadian Club)。在美剧《大西洋帝国》的片头更是有着无数加拿大俱乐部威士忌冲到主角史蒂夫·布西密脚下的一幕。 在威士忌世界中,日本威士忌的品质甚至好得连苏格兰人都羡慕。日本威士忌更加符合东方人的喜好,同时因为师承苏格兰,日本威士忌又保有着苏格兰威士忌的传统风味,不论是山崎、白洲,都如丝绸般顺滑,清新的花果香,如清酒一般透明干净,这是苏格兰威士忌里感受不到的。 在上海的时候,在我常去酒吧,叫上一杯白州 12 年,纯饮,享受它带来的奶油质感和热带水果香气,伴着爵士乐,消磨一晚上的时光。我也试过在便利店,买上一瓶便宜的三得利角瓶威士忌,一瓶三得利啤酒,一袋花生米或者其他的熟食,坐在街边,将威士忌 […]